今天剛好跟友人M 在網路上聊到相關話題,心血來潮打了一大篇,
既然都整理成文字了,就乾脆放在網誌上跟大家分享。

以下純為個人想法,僅供參考。歡迎討論,恕不辯論:P

----
以前,mitsuo認為光一除了演出傑尼斯舞台外,
應該要外放出去多方面嘗試,增加各種舞台劇的經驗值會比較好。

去年看完Endless SHOCK之後,上述的想法完全改變了,為什麼呢?
大家都知道,從進入傑尼斯開始,光一的夢想就是演出MUSICAL,
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,對於當時年紀小的光一,
想演的Musical究竟是什麼樣的Musical呢?
以人生經歷來大膽推論,對光一而言,所謂的Musical應該就是
當時的光一唯一看過的Musical,也就是少年隊的PLAYZONE吧!
(光媽有在96年DUET中說過,想帶光一去看其他舞台劇他死都不肯去^^;;)

少年隊的PLAYZONE基本上算是加尼桑推出傑尼斯舞台劇的第一砲(系列),
傑尼斯的第一部SHOW劇也是從PLAYZONE中誕生的。
Musical(音樂舞台劇)啟蒙=PLAYZONE的光一,
1999年首次演出的MASK,便是他夢寐以求的傑尼斯Musical代表作,
極致的SHOW劇(少年隊的MASK當年是得獎作品)
站在少年光一的立場來看,過去幾乎等於沒有任何舞台劇經驗的他,
跳過一般舞台劇演員必須經歷的各式各樣磨鍊,
直接單獨主演MASK這部戲,真的是一步登天!
(難怪加尼桑在場刊中說,MASK是他送給光一的20歲生日禮物)

接著2000年在帝劇繼續演出由99'MASK改良的SHOW劇SHOCK,
2002年開始參與製作面,再到2005年大改造(?)的Endless SHOCK,
光一已經身兼主演&部分音樂/製作/編劇/導演。
仔細想想,只花了六年的時間,光一就晉級到演員兼參與幕後製作的程度,
以當上舞台製作人為志向者,通常必須花費十數年,
甚至數十年才能達成的事,光一就這樣大幅度地快速跳躍過去,
並且還跳得很成功,讓專業人士都承認了光一的製作人素質。

用個簡單的比喻,光一就好比資優生跳級就讀,
他已經很順利的從高中畢業(舞台劇主演),並且進入大學就讀了。
既然如此,以演出傑尼斯Musical(SHOW劇)為兒時夢想的光一,
如今還有絕對的必要性去參加百老匯或是莎士比亞名劇的演出嗎?
那樣會不會有點像要已經在寫研究論文的大學生,
回頭去解高中的歷年聯考必考題呢?


經過這麼一番思考,過去還頗贊成光一外放演出的mitsuo,
再也不特別這麼希望了。


<番外篇>

同理套在少年隊與東山身上,第19年的WSS(西城故事)據說相當不得少迷好評,
日本少迷大多認為一板一眼,連一句台詞都不能改的百老匯名劇,
壓抑住少年隊自由奔放又靈活逗趣的演出,
讓少年隊的優點完全無法獲得發揮,感受不到少年隊獨有的魅力。
東山幾年前在GLOBE座演出的羅密歐與茱麗葉,
坦白說除了羅密歐的造型與角色形象(情聖?)讓人愛心滿天飛之外,
劇本身實在很難讓mitsuo提起興趣,產生專程飛過去的動力。

所謂的名劇,為求呈現原作原汁原味,自然會要求演員精準到位的演技,
但這樣也難免同時框住/限制演員的個人特質。
當然,在限定範圍中內仍能表現出個人特色之輩大有人在,
可是慣於隨心所欲的自由藝術畫家,去畫主題明確又具有商業目的性的畫作,
應該不太適合吧?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ss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